An introduction to BUNRAKU

舞臺機關

從觀眾席看舞臺
從觀眾席看舞臺
  • 御簾內(簾內房間)
  • 御簾內(簾內房間)
  • 床(說唱者、演奏者用舞台)
  • 下手(面向舞台左側)
  • 上手(面向舞台右側)
  • 屋體(建築物布景)
  • 小幕(木偶出退場布幕)
  • 小幕(木偶出退場布幕)
  • 客席(觀眾席)

從觀眾席看舞臺,面向舞臺右側稱為「上手」,左側稱為「下手」。上手和下手分別掛著畫有江戶時代竹本座、豐竹座兩個劇場標誌的布幕,稱為「小幕」,木偶就從這裡進出。上手還有「床」,是一個從舞臺向觀眾席斜斜伸出的平臺,太夫(說唱者)和三味線演奏者就坐在這裡進行演奏說唱。

床(說唱者、演奏者用舞台)

床(說唱者、演奏者用舞台)

「床」舞台上有一個圓形裝置,稱為「盆」(又稱「文樂廻」),中央以屏風隔開。太夫和三味線演奏者坐在屏風後,盆旋轉半圈就會出場面向觀眾。演出期間表演者需上下場時,接下來出場的太夫和三味線演奏者已經在屏風後等待,旋轉「盆」就可以同時完成上下場。

御簾內(簾內房間)

舞臺上手、下手的小幕上方,分別有一個掛著簾子的小房間,稱為「御簾內」。上手的 「御簾內」坐著經驗尚淺的太夫和三味線演奏者,在演出開始及小過場時輪番參與演出。下手的「御簾內」則坐著演奏笛子、太鼓等樂器的伴奏者。淨瑠璃只靠說唱和三味線就能推動情節進展,如果要表現節日祭典或花街柳巷等熱鬧的場面時,再由下手「御簾內」的演奏者加入其他伴奏。
 

Main cast
December 2014
National Theatre, Small Theatre
"Ehon Taikoki" Amagasaki
 
Narrator: Toyotake Hanafusadayu III
Shamisen player: Tsuruzawa Seisuke
Puppeteer: Kiritake Kanjuro III, Yoshida Seigoro, Yoshida Tamaka, Yoshida Kazuo, Yoshida Bunshi (from left)
Documentary photograph (Y_D0200046500621)